视频基础知识——五种景别
发布日期:2025-01-25 10:59 点击次数:87
讲师:小伟老师
一、三镜头法
图片
图片
1、谁在哪:一位女士在客厅——全景
2、干什么:坐在椅子上翻书 ——近景
3、怎么样:在看“绘画”相关知识——特写
图片
二、不同景别的作用
景别是通过视觉所产生的。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绘画有这么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具体有五种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简称【远全中近特】
1、远景
远景通常用于表现拍摄位置与主体较远的环境全貌展现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一般用来表现整体环境全貌,可以理解为人很小很小,几乎是一个【点】,环境很大。较常用于介绍环境,抒发情感,视野宽广容纳更大的空间,画面给人以整体感,细部却不甚清晰。通常用来展示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远景一般用在:
1)、放开头结尾
远景适合用在视频的开头和结尾,用于介绍环境 ,展示开阔的空间。
2)、留更长时间
远景的画面信息量很大,所以拍摄和剪辑的时候要注意留出稍长的时间,以便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对画面的丰富信息做出反应。
图片
图片
2、全景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与人物的全身动作,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是我们常说的【全身照】。也是我们常用的拍摄方法。全景能让观众看清楚人物全身,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信息,展示空间光线、角度、定位等条件。
全景与远景也被称为"交代"镜头,多用于短片的开头与结尾,区别是全景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
【全景】常用在:
1)、拍摄活动/典礼
在室内拍摄一些活动、典礼等场面,全景能很好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能区分出是音乐会还是其他活动。
图片
2)、拍摄旅行风光
在拍摄风光时,既能展现人和物之间的互动,又能交代地点,这应该也是大家在旅行中最喜欢用的,在构图的时候可以结合【三分法构图/居中构图】就很美。
图片
3)、拍摄人的运动
远景侧重对环境的营造,全景更关注的是人在环境中的情况,即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和运动。比如跟拍人物行走、奔跑等。
3、中景
中景是叙事功能最强的一种景别,环境处于次要位置,在包含人物对话、动作和情绪交流的场景中,利用中景可以最有利最兼顾地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中景相比全景,能让观众更加看清楚人物的动作、表情。
【中景】常用在:
1)【人物互动】
当需要拍摄一些聚会、对话,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互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清晰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片
2)【人物状态动作】
展现人物的姿态、以及和环境的关系时,比如旅拍视频中人景结合拍摄、居家做饭等动作。
4、近景
中景,是拍人物胸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
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面部表情,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
近景产生的接近感,往往给观众以较深刻的印象;展示人物正在进行的动作,比如洗碗、炒菜等。
【近景】常用在:
1)【拍人物动作/景物局部状态】
细微动作或景物的局部状态,起到描写、表意的作用。比如拍摄正在弄针线活的奶奶,正在做做饭的家人,家里门前的植被等。
图片
2)【拍人物情绪】
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神态、喜怒神情尤其是眼睛的形象,眼神的波动,成为了画面中表达的最重要内容,生活中可以使用近景能记录我们的喜怒哀乐。
图片
5、特写
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花草动物)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提示信息,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
特写似音乐中的高音一样,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大家在日常生活拍摄时一定要多使用起来,很适合拍摄事物的局部细节。
图片
【拍人物情绪】利于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神态、喜怒神情尤其是眼睛的形象,眼神的波动,成为了画面中表达的最重要内容,生活中可以使用近景能记录我们的喜怒哀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